新聞中心
行事歷
2024-2025學年第二學期…06-27
2024-2025學年第二學期…06-20
2024-2025學年第二學期…06-13
2024-2025學年第二學期…06-06
2024-2025學年第二學期…05-30
2024-2025學年第二學期…05-23
2024-2025學年第二學期…05-16
通知公告
關(guān)于表彰優(yōu)秀共產(chǎn)黨員…06-27
關(guān)于推薦參加第二批“…06-25
2025年珠海理工青年教…06-25
2024年珠海理工優(yōu)秀教…04-02
珠海理工2024年教師微…04-15
2024-2025學年第二學期…06-25
2024-2025第二學年期末…06-25
師生關(guān)系和老師境界
毋庸置疑,教育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生關(guān)系。很多教育專家致力于探討師生關(guān)系,追究師生關(guān)系帶來教育成效的最大化,這是一件好事。
可是好的動機,未必產(chǎn)生好的成效。有時甚至于混淆是非,造成混亂。
譬如師生平等,這是教育界的共識。于是,很多專家都在意淫,最好的老師,應(yīng)該“如母親般的慈愛,如父親般嚴厲,如朋友般坦誠”。
師生平等應(yīng)該是這個樣子嗎?如果應(yīng)該是這個樣子,它的理據(jù)是什么?如果不應(yīng)該是這個樣子,那恰切的師生關(guān)系,究竟應(yīng)該是什么樣子?
不少人認為所謂的師生平等,就是教師和學生應(yīng)該大一統(tǒng),一視同仁,以便親密無間。為了達到這種平等,一些老師放低身段,降低教師權(quán)威,放棄師道尊嚴,樂于做和事佬、好好先生,甚至鼓勵學生揭自己的短,出自己的洋相,以為這才是民主,公平,平等,孰料學生并不買賬,反而無法無天,在老師頭上做巢,拉屎,最終造成了逆向的師生不平等。這種逆向的師生不平等一旦造成,正常的師生關(guān)系都維護不了,本來還帶有一定強制性的教育還怎么進行?遑論什么教育成效?
師生關(guān)系就是一種職業(yè)關(guān)系,過于強調(diào)它的神圣性和家庭性,有害無益。如果真像父母一樣教育孩子,問題就大了去了。古人易子而教不就是為了杜絕父母教育的弊端?而我們現(xiàn)在卻把最好的師生關(guān)系界定為此,不是太荒唐了嗎?
其實,師生平等的要義在于尊重學生,而尊重學生的底線在于尊重學生的人格。
但尊重學生不等于放任學生,該批評的應(yīng)該嚴肅批評,該教育的絕不能心慈手軟,必要時甚至要給予適當體罰,當頭棒喝,促其猛醒。有了痛苦的教訓和疼痛,學生或許才會認識到事態(tài)的嚴重。所謂“打是疼,罵是愛,急了用腳踹”也并非毫無道理。
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不但訓斥過學生,甚至還打過一個孩子的耳光。在他看來,只要對學生的精神成長有利,可以運用非常手段。雜文
一個身高一米八的高材生已經(jīng)被保送一所名校,但卻連續(xù)三次故意把大便拉在廁所的過道上。王老師義憤填膺,因為他損害了公共利益,堅決要求他公開道歉;一個宿舍女管理員回家的路上跌倒了,手臂綁了石膏,吊了夾板,第二天又來值班了。因為她平常管女生很兇,女生們幸災(zāi)樂禍,有個女生說:“她怎么沒摔死?”她的話引起了三四個女生的哄笑。盡管這不是吳非老師的學生,但吳非老師依然拍案而起,痛罵這些學生。他鄙夷地對這名學生說:“她的年紀可以做你的祖母。我為你的這句話感到羞恥。”你必須向她賠禮、道歉。
當然,在批評教育學生時,我們要維護學生的人格,不限制學生的人身自由,甚至于給學生留一點面子。錯了可以改,可以從頭再來。但如果損害了學生的人格,使他失去了做人的尊嚴感,他們就會破罐子破摔。所以,任何時候,維護學生的人格,這是做老師的底線。
尊重學生還應(yīng)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和自主選擇。
人是教育的起點,也是教育的終點,點化和潤澤生命是教育的核心,也是教育的本源。學生學習,不只是學習知識,也不只是訓練能力,更重要的是要從教育中發(fā)現(xiàn)自己,認識自己,體驗自己,豐富自己。最完美的教育就是鼓勵學生做夢,然后幫助學生實現(xiàn)他們的夢想;而最重要的教育過程無非就是幫助學生認識他自己,然后成長為他自己的過程。也就是說,教育是學生自己的事情,學生有獨立賦予自己教育意義的權(quán)利。教師只起著提醒、引導、展望、告誡的作用。
無論我們的個性多么漂亮,選擇多么聰明,意見多么正確,動機多么善良,都沒有一絲一毫的理由代替學生做出選擇,否則就是對學生的不尊重。實質(zhì)正義不能以程序不正義的手段獲得,更何況這種實質(zhì)正義本身還要打一個問號。
探究這些師生關(guān)系,可以清楚的看出老師所達到的境界。
師生關(guān)系如何,主要不看動作的施與者老師,而要看動作的受與者學生。也就是通過學生對師生關(guān)系的感受,來看不同的老師所達到的境界。
我想借用老子《道德經(jīng)》來說明這個問題。
《道德經(jīng)》第十七章記載:“太上,下知有之。其次,親而譽之。其次,畏之。其次,侮之?!?/SPAN>
這幾句本來說的是統(tǒng)治者的四個境界。
最高明的統(tǒng)治者,老百姓知道有這個人,但他不擾民,一切都自然而然;其次的統(tǒng)治者,具有親民思想,老百姓都樂于親近他,贊美他;再下一層的統(tǒng)治者,老百姓都畏懼他,害怕他;最不成功的統(tǒng)治者,老百姓都不在乎他,欺凌他,羞辱他。
老子談的雖然是統(tǒng)治者,但《道德經(jīng)》是哲學論著,哲學具有極大的包容性,我們完全可以從中看出老師的幾重境界。
最高明的老師,第一重境界的老師,永遠不會站在舞臺前面,張牙舞爪,而是隱在學生的后面,不擾民,不折騰。學生只知道有這么個人,絲毫沒感到老師的威權(quán),反而在不知不覺中,由他律變成自律,由他發(fā)變成自發(fā),并且認為是自我的發(fā)現(xiàn)呢。
這就是高明教師潛移默化的作用,這種作用暗合了道家的“道”。這就是葉圣陶先生所說:“不待老師教,學生自能讀書;不待老師改,學生自能作文?!倍安淮蠋熃?,學生自我教育”,應(yīng)該是第一層老師所追求的境界。
第二種境界的老師,水平很高,愛心很盛,對學生的關(guān)心和呵護無微不至。如前文所述,如慈母一樣關(guān)心,如嚴父一樣嚴厲,學生在這樣老師的教導下,具有健康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。他們喜歡這樣的老師,親近這樣的老師,贊美這樣的老師。
但這樣的老師只給了學生現(xiàn)實的教育高效,無非是讓學生考上個理想大學,卻未能關(guān)注到學生的終身教育,換言之,只是“達人”,而沒有“立人”。故只能屈居第二。
第三種境界的老師,雷厲風行,努力樹立權(quán)威人格。
他們信奉“一個人人說好的老師不可能成為一個好老師”,他們追求的目標就是“畏之”。一旦告訴了學生什么該做,什么不該做,就會有令必行,有禁必止,絕不姑息,決不手軟。學生因為害怕,恐懼,因為這種外在的壓迫感,而暫時戒除了學生的懶惰,遵守規(guī)章,勤奮學習,并最終取得了高效。這就是我們常說的“嚴師出高徒”。
最四種境界的老師是“溫順”的老師。
這種溫順不一定是性格上的溫順,而是一種策略性的溫順,他們沒有把精力放在提高自身的素質(zhì)和水平上,而是放在師生的人際關(guān)系上,以為學生“親其師,信其教”,于是,千方百計的討好學生,以博得學生的好感。
孰料學生最為看重的還是老師的水平,“信其教”,還是信在“教”的質(zhì)量上,沒有金剛鉆,僅僅想靠討好學生來和稀泥,攬瓷器活,必然會左支右絀,力不從心。久而久之,學生就會不把老師放在眼里,公然欺凌老師,侮辱老師。
后兩種的排法非常有意思。不僅是從現(xiàn)實的教育效果上,還是從教育哲學上來看,在同等教育水平的情況下,嚴厲的老師要比溫順的老師優(yōu)秀,這一點常常不為老師所接受。
“水性柔,人們都戲弄之,所以多溺死者;火性烈,人們畏之,所以少有焚死者?!笨梢娛谷擞兴罚彩墙逃?、管理人、成長人的一種方式;而所謂溫順的水性,因為人們不怕它,輕慢它,戲弄它,孰料當你在戲弄它的時候,你也為它戲弄,你的這一輩子就玩完了。